多措并举严控损失 保障小麦增产增收

发布时间:2024-06-14 03:44作者:戴志鹏

如何保证粮食“颗粒归仓”,减损是道必答题。今年“三夏”期间,宝应湖多措并举严格围绕小麦收割损失≤1%目标,通过引进新机械、新设备,开展质量督查等方式严格控制小麦机收损失率,保障粮食增产增收。

为了抢收,今年夏收大忙,宝应湖组织了170多台收割机加快小麦收获进度。如今,宝应湖小麦机收率已经实现100%,不过,机收的损失依然不容忽视。在宝应湖共和生产区,质量督查员杨阳每天早早地就来到田间地头,“如果发现损失率高了,我们会立刻告知农机手,降低收割速度。此外我们还会对运输车辆进行排查,不允许装载过满,严控运输环节损失。”今年“三夏”期间,宝应湖共计抽调10人,分成多个质量督查组,全天候在各个生产区进行排查。抢收期间,督查员们几乎每天都要从早上九点忙到晚上十点左右。谈到这些,被晒得黝黑的督查员们都会笑着说:“我们累点没什么,能够让高产的粮食应收尽收降低损耗,我们的付出就值得。”损失率降低了,产量自然也得到了提升,今年,共和生产区的小麦亩产突破1000斤,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降低损失率,除了靠人工,新技术新机械也在发挥作用。今年,宝应湖在收割机上推广应用了GPS测速装置,它可以实时监测预警机手的收割速度,确保农机以尽量低的损耗完成收割作业。按照往常,夏收环节,机手惜时如金会加快收割速度,赚取更多收入。但是速度快了,收割环节的损耗也会升高,反而会影响粮食产量。GPS测速装置根据市场主流的收割机型配置和实验,设置了每小时5公里的最佳收割速率。一旦机手超速,后台系统就会自动预警标红,管理人员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醒机手降低速度,规范操作。如此一来,收割损耗就会大幅降低。宝应湖分公司第三生产区负责人吴文杰介绍:“损失率每降低1%,亩产量就会增加20斤左右,相比往年的话,今年损失率控制效果非常好。今年我们生产区试验了三台,明年可能所有的收割机全覆盖来推广速度监测装置,通过 GPS速度监测装置再搭配我们作业的相关要求,提高收割质量。”

在东偏泓生产区,几台大型收割机械则发挥了大作用。为提高收割质效,今年宝应湖特地从东北新引进6台轮式收割机,每台机械日收割量达300亩以上,仓储量提高到1万斤以上。定制的收割台长度在5.2米—7.1米之间,比以往的小型收割机更大,收割到边到角无残留,有效降低了损失率减少了损耗,作业效率较去年提升了近一倍。“从测产来看,相较去年,不论是收割效率还是收割损失率都得到了很好控制。”农业技术人员李阳介绍。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