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自农业中心的高刚强,目前担任技术员。来到农场一年,我深深感受到青年于农场的作用。作为农场新人,我深感责无旁贷,应该通过自身努力为农场发展助力。
一、扎根泥土,在稻麦科技中淬炼青春担当
初到农场时,我带着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走进田间地头,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复杂。去年秋收,一场突如其来的连绵阴雨让水稻发生倒伏,同事们望着泥泞的田地眉头紧锁。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科技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空中楼阁,而是要为脚下的土地解决实际问题。
为此,我与农业中心人员深入农田,将科技创新与生产痛点结合,对症下药,让科技创新服务农业生产,让科技“看得见、用得上”。针对杂交稻倒伏难题,我们开展“杂交稻高产优质品种筛选”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土壤和气候的新品种。同时,贯彻农发公司“三高一控”要求,开展“新药剂防效研究”,制定《稻麦种植操作规程》,规范农药使用标准,通过科学种植管理,实现了稻麦产量稳步增长。此外,我们还积极引进智能化农业设备,如无人机、卫星导航、气候监测站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
二、双向奔赴,在奋斗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这一年,我在科技助农的实践中完成了从“学生”到“农技员”的蜕变:
1.以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成长
深入田间,观察作物生长情况,记录每一株稻麦的成长轨迹。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日,我都坚守在农田一线,与同事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只为那份对农业的热爱与执着。每一次的田间调查,都让我对农业生产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也让我更加明白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以创新破解难题,用实干书写担当
在宝应湖农场的这段日子里,我见证了科技创新如何为传统农业插上翅膀,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智能。我也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青年农技员,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更是要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实践,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以情怀点燃希望,用青春践行使命
在宝应湖农场的广阔天地间,我深切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青年农技员的使命与担当。我深知,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而科技创新更需要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不懈追求与实践。因此,我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情怀点燃希望,用青春践行使命,为农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作为一名青年农技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科技助农的伟大事业中去,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我相信,在农场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在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一定能够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为农场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冲锋号,职代会更擘画了“降本增效、提质扩量”的宏伟蓝图。作为新时代农垦青年,我们既是“藏粮于技”的践行者,更是“产业振兴”的开拓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愿与所有奋斗者并肩,用科技创新之光照亮农场高质量发展之路,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