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水稻育秧关键期,宝应湖分公司抢抓农时,全面推进水稻育秧工作。通过流水线机械化播种、微喷灌育秧技术的高效应用,结合精细化田间管理,全力培育优质壮秧,为秋粮丰产丰收筑牢根基。
近期气温攀升天气晴好,水稻育秧迎来黄金期。在共和生产区,晒种、浸种、拌种等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完成,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在育秧核心区域,自动化水稻育苗播种机高速运转,工人熟练配合,依次完成放盘、加种、添土等工序,一粒粒饱满的稻种在几秒内便均匀铺撒在秧盘中,随后通过机械化轨道传送至育秧田块。
“流水线播种实现了‘基质铺设—播种—覆土’一体化作业,相比传统人工播种,效率提升了,育秧成本降低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机械化作业不仅大幅缩短了育秧周期,更通过精准控制播种量和均匀度,为培育整齐健壮的秧苗奠定了基础。
今年,共和生产区继续推广成熟的流水线和微喷灌育秧技术,据生产区主任陈斌介绍,该技术凭借“秧苗壮、管理便捷”的优势,已在大田生产中展现出显著效益:“通过近几年测产,采用微喷灌育秧技术的稻田亩产稳定,每亩综合成本降低,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双提升。”
为确保技术落地见效,分公司从培土配方、种子优选到播种参数设置,均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化流程。同时,针对微喷灌育秧田块的水分管理特点,配套铺设微喷灌设施,通过精准控制喷水量和时间,避免秧苗因干旱出现卷叶或死苗现象,为秧苗健康生长创造适宜环境。
育秧期间,农技人员每日深入田间开展巡田指导,重点关注秧苗长势、土壤墒情及病虫害发生情况。“我们实行‘一看二查三干预’机制:看秧苗是否有吐水现象判断水分是否充足,查叶片是否卷曲或发黄识别缺素或病害,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组织喷水、追肥或病虫害防治。”陈斌表示,通过科学的水浆管理和精准施肥,目前秧苗出苗率较往年提升5%,长势均匀度较好。
眼下,育秧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随着科技赋能与精细化管理的深度融合,宝应湖分公司正以实际行动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