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亮:从社区“管家”到田间“新农人”的蜕变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05 10:03作者:戴志鹏

晚上八点多,宝应湖农场五七队的稻田里,无人机施肥的灯光在绿色的稻田上空不停闪烁,姜明亮正站在田边与无人机飞手沟通着施肥的注意事项。虽然晚上没有炙热的阳光,但是天气仍然闷热,额头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蚊虫在灯光周围盘旋,不时叮咬他的手臂。“今晚必须把肥施完,不能耽误生长。”他抹了把汗,车灯打出的光映出脸上的泥痕。

这位皮肤黝黑的“新农人”,三年前还是农场社区里的“多面手”。2021年7月,姜明亮来到宝应湖农场,在社区社会管理科一干就是三年。环境整治时他是“清洁工”,扛着扫帚清理死角;房产登记时他是“档案员”,趴在桌前核对数据;安全排查时他是“巡查员”,走遍社区每一个角落——“别看他有点胖,但是干起事来比谁跑得都快,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

今年4月,农场选派青年骨干到生产一线锻炼,姜明亮主动请缨到五七队学习农业生产。从社区“管家”到“泥腿子”的转变并不容易。“社区工作靠嘴勤腿勤,农业生产得靠真本事。我必须要从头学起,迅速成长。”他把宿舍里的管理学书籍换成《水稻栽培技术》,白天跟着老农技员在田里学看苗情、测墒情,晚上在灯下整理笔记,几个月下来工作笔记记了不少,人不但瘦了还黑了“八度”。

“三夏”农忙是对他的首场大考。1000亩小麦收割要抢晴好天气,他连续一周凌晨四五点就起来检查设备,白天顶着高温协调调度,晚上核对收割数据到深夜。紧接着的水稻种植更具挑战,1005亩田要尽快完成栽插,他跟着同事工人一起干活,脚底磨出了茧子。“6月9号,分公司在五七队召开水稻栽插管理工作推进会,说明我们做得还不错,下一步还需要认真努力。”姜明亮谦虚地说道。

进入七月,持续高温让稻田管理进入关键期。姜明亮开启“白加黑”模式。白天在烈日下记录每块田的生长数据,傍晚组织工人灌水降温,确保水层稳定,深夜趁着温度稍降,带领团队追肥。“姜明亮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以前早晚都能见到他,现在几乎看不到他了。”同住大学生宿舍的陶士孝说道。


从社区到田间,变的是工作场景,不变的是责任。夜幕下,姜明亮的电瓶车灯仍在稻田里移动,光圈掠过茁壮成长的稻苗,在夜色中划出一道明亮的轨迹。这片他守护的土地,正孕育着新的丰收希望。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