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湖有机稻种植基地:人工拔草守护绿色品质

发布时间:2025-08-13 04:11作者:戴志鹏

近日,在宝应湖3500亩有机稻种植基地,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正在上演。为保障有机稻的高品质,工作人员们正头顶烈日,弯腰在稻田中进行人工拔草作业。

宝应湖有机稻种植自2008年起步,并于2021年成功取得欧盟、国环双认证。其生产全过程严格遵循欧盟和国家有机食品标准,从选种、栽培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把控,确保品质可追溯。

第三生产区负责人吴文杰介绍,为了控制杂草和杂草稻,基地采取了有机膜降解膜覆盖栽培措施,效果显著,不过仍有部分覆膜覆盖不到的区域会有杂草生长,这就需要人工拔除。

近期,高温天气持续,工人正利用连续降雨后相对凉爽的天气进行拔草。但为了保证有机稻的产量和品质,工人每天凌晨5点左右便下田劳作,一直忙碌到上午10点。他们身着遮阳帽、手套、套袖、头巾和长靴,在齐膝深的稻田里,仔细地拔除每一棵杂草。虽然烈日炎炎,汗水湿透了衣衫,但大家的干劲丝毫不减。

为确保工人的安全与健康,第三生产区严格按照要求,与每位工人签署安全协议和安全告知书,并备足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

人工拔草是有机稻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由于不能使用除草剂,只能依靠人工,虽然投入的人力成本较高,但这是保障有机稻绿色、生态、优质的关键。“人工”二字,承载着基地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第三生产区负责人吴文杰满怀信心地表示:“看着目前水稻的长势,今年有机稻有望增产。”多年来,宝应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综合运用诱捕杀虫灯、生态控草等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环境质量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断提升有机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基地产出的有机稻品质优良,深受市场认可,每年都早早签订订单。

在宝应湖农场,每一棵有机稻都凝聚着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绿色农业的坚守,为消费者带来健康、优质的有机大米。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