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农时催丰收 智慧田管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08-24 08:28作者:戴志鹏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目前,水稻正陆续进入破口抽穗的关键生长期。因此,防病虫、保丰收,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

在宝应湖共和生产区高家堰大队,水稻田绿浪翻滚,叶片挺拔如剑,青翠欲滴。稻田上空,无人机正在进行飞防作业,一道道“药雾”均匀洒向稻田,为水稻病虫害防控送来一场“及时雨”。工作人员顶着烈日,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确保每一株水稻都能得到精准的防护。为了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当地农业专家还特地前来指导。

淮阴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农村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尹爱平介绍:“当前,机插水稻将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与往年相比,生长进程偏早,整体长势还是不错的。但是,持续的高温对水稻的颖花分化、扬花授粉、结实灌浆还是带来不利的影响。针对当前这个阶段,我们来到宝应湖共和生产区这边,提醒做好病虫害的防治,确保秋收能有个好的产量。”

据了解,处暑期间的水稻田间管理尤为重要。农技专家建议,需重点加强水浆管理,保持田间湿润,以缓解高温热害;科学防治病虫害,尤其关注稻瘟病、稻曲病和稻飞虱的防治;适时适量追施穗肥,促进籽粒饱满。

为了做好在田水稻管理,共和生产区高家堰大队队长刘成坚等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整日加班加点工作在田间:“我们从去年小麦季开始,在淮阴区陆续流转土地2100多亩,现在种田也比较省事,都是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的管理模式,同时当地农技专家还经常到田间地头指导我们工作。有了这些专家和这些智能化的手段,今年水稻丰收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保守估计,亩产比去年增加50斤。”

处暑至,秋收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科技与传统农事活动完美结合,现代化农机与农技专家的智慧相互交融,共同谱写着一曲丰收的乐章。

上一篇:下一篇: